2025电视行业三大趋势:技术深耕与体验升级如何双向奔赴?
2025年,中国彩电行业迈入以技术深耕与体验升级为核心的转型新阶段,Mini LED技术的精细化落地、AI的全场景渗透、交互体验的革新突破,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三大核心趋势。而康佳最新推出的易AI电视R10观感系列,恰好以惊鸿AI画质芯片2.0、一芯一控黄金画质分区、端侧AI、三体遥控器等功能亮点,将这三大趋势从行业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观感、爽感、松弛感”产品体验,成为趋势落地的典型范本,更以创新实践引领了电视行业发展方向。
趋势一:Mini LED技术,从参数内卷到体验为王
当前,全球Mini LED电视市场正处于爆发增长期。据Omdia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Mini LED电视出货量达480万台,同比激增150%,中国市场增幅超200%,全年全球出货量预计突破1139万台。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同样显示,2025上半年彩电市场Mini LED电视销量渗透率大幅增长至29%,销量同比增长超2倍。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规模增速上看,Mini LED无疑都已成为彩电市场成长性最为良好的细分赛道,是2025年电视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Mini LED行业先前竞争一度陷入“分区数量比拼”的内卷中,部分品牌推出超5000分区产品,却忽视了人眼生理阈值。光学研究表明,依屏幕尺寸而定,分区数量超出1200-4000区间时,视觉感知提升不足5%,反而推高成本还可能引发“过曝冗余”。2025年Mini LED电视行业明确转向“精细化控光+体验优化”新发展阶段,核心是解决“暗场发灰”“强光反光”等用户实际痛点,推动画质体验实现质的升级。
以康佳R10观感系列新品为例,它从人眼视觉规律出发,打造3840个独立背光分区(85英寸),并创新采用“一芯一控”技术,1颗控光芯片对应1颗灯珠,可逐帧调控每颗灯珠的明暗度,让影像细腻度与视觉舒适度达成平衡,从根源上解决行业“参数高但体验差”的核心矛盾。同时R10配备墨晶护眼屏与AGLR超低反射技术,即便画面处于极黑场景,细节依然清晰逼真,彻底解决“暗场发灰”问题;叠加整屏防眩光设计,白天开窗观影、夜间长时间追剧均无视觉干扰,真正将Mini LED的“画质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观感”体验。
趋势二:AI技术,从基础交互到全场景智能
AI已成为家电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电视的AI化进程更是走在众多家电品类前列,其发展脉络清晰可循:早在2016年,电视行业便已实现80%的智能化渗透,奠定AI应用基础;2018年成为AI与电视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技术从最初的遥控语音,逐步升级到远场语音,再到设备间的智能互联,交互边界持续拓宽。从市场落地来看,AI基础功能已完成普及。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视市场远场语音电视零售量份额达到82%,意味着绝大多数用户已能通过语音实现基础操控,无接触交互成为电视行业标配。
当前,“AI+显示”已成为电视行业技术突破的核心方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5)》指出,我国显示产业正在进入“AI+显示”的融合发展新周期,各种“AI+显示”最新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与此前“单一交互”不同,2025年AI在电视产品上的应用已进入“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升级”的新阶段,比如硬件层面,AI音画芯片成为高端机型的核心配置,众多电视企业纷纷发布搭载自研AI音画芯片的产品,通过芯片对画面内容、声音场景的实时分析,实现画质显示与音质效果的场景化优化,为用户带来更细腻、更沉浸的视听体验;软件层面,AI大模型的深度运用成为关键趋势,通过大模型的算力支撑与算法优化,电视可实现AI识别、AI推荐、超级投屏、AI教育、AI家庭医生等多场景功能,真正让AI融入日常生活,从工具属性转向服务属性。
这其中,不得不提康佳R10系列新品,它搭载的惊鸿AI画质芯片2.0正是对“AI+显示”硬件升级趋势的落地。芯片集成“AI精准控光、AI智能校色、AI智能调帧、AI智能降噪”四大核心能力:观看体育赛事时,AI智能调帧可减少40%动态拖影,避免快速画面模糊;播放自然风光纪录片时,AI智能校色能精准还原山川、植被的真实色彩,将“AI音画优化”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视听享受。
技术突破层面,康佳R10首创端侧AI本地部署技术,直击“联网依赖”痛点,其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模型全面集成于电视内置芯片,并创新搭载专属离线语音语义识别模型,实现AI模型的全面一体化部署,无需依赖任何网络终端,真正做到“通电即交互”,即便断网也能实现语音控制、节目搜索,推动智能电视从“云端依赖”迈入“全场景自主”阶段。

服务升维层面,R10的易AI 1.6系统进一步呼应“AI大模型多场景应用”趋势:一方面,与DeepSeek、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头部大模型合作,夯实通用AI基础能力,确保复杂指令的理解与执行;另一方面,融合讯飞语言大模型,攻克方言交互壁垒,支持23+方言直接下达指令,如四川话“打开京剧”、粤语“搜索科幻电影”,无需切换语言模式即可精准理解,甚至能根据“找那个演皇帝的演员的戏”这类模糊信息完成搜索,打破语言与指令清晰度的限制。更具创新性的是,系统内置的智能体3.0与AI语音精灵2.0,将“AI服务”推向主动化、个性化。用户可一句话创建专属智能体,如“创建儿童学习智能体,每天准点推送英语动画”“创建长辈戏曲智能体,优先推荐京剧内容”,覆盖影音、娱乐、教育、运动、百科、健康、生活、通用八大场景;AI语音精灵2.0则依托多模态场景识别能力,在用户观看球赛时主动提供赛事预测、比分预估,观看纪录片时推送相关历史科教资讯,彻底改变传统电视“用户不搜、系统不推”的被动状态,让“随看随享、随问随答”的“爽感”体验成为现实……
趋势三:交互体验,从单一操控到全域协同
当Mini LED技术奠定画质优势、AI赋予产品智能内核后,交互体验升级成为破解行业硬件内卷的关键。长期以来,彩电行业深陷硬件堆叠与价格厮杀红海,面板尺寸从55英寸迭代至85英寸、分辨率从4K升级至8K、存储从2GB+16GB扩容至4GB+64GB,核心硬件参数的比拼逐渐陷入同质化僵局。这一背景下,“交互体验”逐步成为用户产品购买决策的核心之一。由此,电视行业突围的密码,也不再是物理硬件的堆砌,而在于从屏幕显示向人机交互转变的软革命,即通过重构人与电视的交互关系,既能解决年轻用户不愿回客厅的痛点,又能降低老年群体的使用门槛,更能突破传统硬件比拼的价格战僵局,在高端市场开辟出具备更高价值增量的全新赛道。

从行业发展逻辑分析,当前产品应用场景化、功能集成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用户对便捷看电视的需求,决定了交互创新的本质,是对“电视遥控器”这一核心入口的赋能与增值。传统单功能遥控器已难以适配多设备协同需求。为何这么说?由于以往家庭中电视、机顶盒、游戏机、音响等设备需单独操控,“经常找不到对应遥控”“切换设备操作繁琐”等用户痛点愈发凸显。而基于电视“全使用”的交互设计思路,通过提供多样化操控体验与场景化功能,能显著增强人机智能交互的流畅度,进而为电视行业突破“硬件同质化”困局提供了另辟蹊径的发展空间。
以康佳R10观感系列三体遥控为例,通过整合红外、蓝牙、星闪三种连接技术,实现了“一控统全域”的协同体验。红外模式适配传统机顶盒,保障老设备兼容性;蓝牙模式稳定连接电视主体,满足日常开关机、调台等基础操作;星闪模式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可精准操控游戏机等外设,适配游戏、影音等多元场景。更关键的是“零思考操作”设计,用户无需手动切换连接模式,按下电源键即可同时开启电视与机顶盒,按下频道+键直接切换机顶盒节目,彻底解决“找遥控、换遥控”的行业共性痛点,让年轻用户愿意回到客厅享受多设备协同的娱乐体验。针对老年群体操作复杂的痛点,R10内置的易桌面系统进一步简化了交互逻辑。它将电视桌面重构为“放大版手机界面”,开机后设置、电视管家、影视平台等核心功能直观呈现,操作逻辑与手机一致,贴合当下用户的使用习惯,老人、儿童无需学习即可快速上手。更具个性化的是,系统支持用户上传图片自定义壁纸,从开机瞬间就营造出专属氛围,让极简操控与个人风格完美兼顾。

综合来看,康佳R10观感系列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以“三大趋势为纲、用户体验为核”,通过“端侧AI、三体遥控、一芯一控黄金画质分区”等创新,将行业趋势转化为可感知的产品价值。这种“趋势落地+体验创新”的逻辑,既让R10系列成为2025年电视行业的标杆产品,更为行业指明了“技术创新需贴合用户需求”的发展方向。这背后,更离不开华润集团的赋能支持,依托其其深厚的产业资源与强大的技术整合能力,相信康佳电视未来将在技术研发、供应链优化以及市场拓展等多个关键领域迎来全面助力,最终推动康佳引领电视行业向技术深耕与体验升级的新方向迈进,助力整个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本文由方向对了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方向对了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zhenyes.com/elec/6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