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构建AI生态协同新范式
2025服贸会北京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大会期间,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以下简称伙伴计划 2.0)正式对外发布。
2023年初,大模型作为新兴事物,面临行业认知不足和生态资源匮乏的挑战。为推动北京市大模型行业发展,2023年5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起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旨在促进行业“认知大模型、拥抱大模型”。截至目前,该计划已汇聚超280家涵盖算力、数据、模型、应用和投资等五类的伙伴企业,形成200余个大模型应用案例,促成40余个项目合作签约,协调提供约8500P算力,形成1150T高质量数据集,促成数据交易合作金额近千万元。
随着大模型技术快速普及,模型使用成本持续降低,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产业界从“不了解大模型”快速切换到“如何应用好大模型”。为此,伙伴计划进行2.0版本升级,旨在构建AI生态协同新范式。
伙伴计划2.0坚持以“模型、算力、数据、应用和投资”五类伙伴作为核心参与方,秉持开放申请、综合评估、动态进出的原则,保持伙伴成员的创新活力。
伙伴计划2.0升级“1+10+X”能力体系,其中“1”即聚焦产业供需对接这一核心任务,“10”是指芯模适配等10项能力工程,“X”是伙伴计划能力推广X矩阵。
供需对接核心任务覆盖构建超大规模案例集、形成动态更新的场景线索清单、建立供需对接跟踪反馈机制、发起城市行活动、启动人工智能产品体验计划以及配套支持措施等六方面内容。首批入库案例覆盖了15个行业的近200个案例,后续将通过伙伴计划平台陆续开放。
伙伴计划十大服务能力共建仪式
“10”是指十大服务能力工程,涵盖芯模适配、算力供给、数据服务、基金投资、企业出海、开源生态、安全治理、创新联动、Agent生态和标准制定等十大类能力。这些服务能力将围绕企业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开展工作,全方位赋能产业生态建设。
首批伙伴计划能力空间点亮仪式
“X”是指链接产业资源的多维合作推广矩阵,涵盖能力空间、示范场域和赛会平台等三类具体形态。能力空间作为线下服务空间,将展示企业产品及服务能力,提供供需对接组织和洽谈场所;示范场域将系统性地验证迭代人工智能应用能力;赛会平台将组织开展伙伴计划标杆案例推广。首批已优选海淀-集智未来、AI北纬社区,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朝阳-AIGC产业基地,西城-北京坊,大兴-出海基地等 6 个能力空间。
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副局长 张英杰
保定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 邸彦楠
江苏淮海科技城管委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 于文涛
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如忠
伙伴计划2.0重点创新了“城市行”和“AI产品体验计划”。“城市行”作为伙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搭建起北京人工智能AI能力与国内城市合作的创新桥梁,来自雄安新区、保定市、徐州市、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相关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地人工智能场景需求,后续还将广泛邀请国内外城市发布场景,建立城市级场景合作机制。
首批AI产品体验计划中,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安德医智科技有限公司、中工互联(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爱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思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思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数原数字化城市研究中心、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医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英博数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汇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解决之道(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免费提供了相关产品及服务项目。
未来,伙伴计划将面向伙伴计划城市行的国内城市、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的海外城市,以及京津冀区域城市提供一定数量的AI免费体验产品及服务。上述区域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伙伴计划平台申请免费体验产品及服务。
“伙伴计划2.0”是构建AI生态协同新范式的一次积极探索。北京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全球伙伴携手合作,共建协同共生、持续进化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伙伴计划2.0”首批AI产品现已开放免费体验,欢迎关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京经信”,点击“政务服务”板块中“伙伴计划”专栏进行免费申请。
本文由方向对了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方向对了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zhenyes.com/industry/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