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探秘天马TM18产线,天马“天工屏”定义中国智造的高度与温度
2025年9月19日,天马微电子在厦门举办高端OLED技术品牌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新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马“天工屏”。这一动作不仅是天马成立42年来的重要战略升级,更标志着其从传统硬件制造商向“健康显示方案创造者”的跃升。
发布会后,央视新闻深度探访天马厦门TM18产线,主持人撒贝宁透过创新展厅、实验室测试以及高端智能生产车间,全景式呈现了“天工屏”背后的中国智造硬实力与全球竞争力。
中国智造的精密答卷:TM18产线里的全球高度
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厦门TM18产线成为镜头焦点。作为目前全球领先的柔性AMOLED产线,这里汇聚了蒸镀、曝光、检测等尖端设备,构建起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生产体系,彰显出现代工业制造的精密与卓越。
主持人撒贝宁以探访者身份走进生产一线,与天马微电子副总裁陈浩一道,从原料投料到成品出厂,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一块天马“天工屏”诞生的全流程。他感慨道,“每一块屏幕的诞生,都经过了数百道精密制造与工序。眼前高度智能化的产线,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更代表着中国高端制造向数字化迈进的坚定步伐,正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底气。”
洁净厂房内, 高端设备在玻璃基板上均匀抹匀PI液;显示行业 “光刻机”以纳米级别对准精度,精密雕琢每一件工业“艺术品”;全球顶尖蒸镀机设备稳定运作,承担着核心的发光材料沉积环节。设备可将有机发光材料以纳米级精度均匀蒸镀到基板上,确保屏幕发光的均匀性与稳定性。高度自动化的物料管理和精准控制,显著降低了能耗与材料浪费,为柔性AMOLED量产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OHS无人运输系统像一条“智能动脉”,以每小时400笔的搬运效率贯通各个工序,搭配堪比手术室级的百级洁净环境,为屏幕制造提供了 “无尘”的理想条件。
天马天工屏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从柔性衬底到成品模组的蜕变。625道工序、157道主制程、468道检测工序层层把关,每一块出厂屏幕都需保障高品质,达到客户标准,才能最终进入到消费者手中。
从《天工开物》到“天工屏”:文化基因里的创新传承
“天工屏”的命名源自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部被誉为“东方工艺百科全书”的典籍,记载了中国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智慧。发布会现场,天马对命名也做了进一步阐释。天马微电子执行副总裁姜华玮在发布会上表示,以“天工”为名,是对中国传统匠心精神的致敬,也是用现代科技延续古人智慧,让中国显示产业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更多价值与自信。
央视新闻评论提到:“从古代的百工技艺到今天的智能制造,天马‘天工屏’展现出文化的延续与技术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体现在天马长期深耕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的长期积累:从第一代电话机的黑白段码屏,到国内首条G5.5 LTPS生产线,到如今全球最先进的柔性AMOLED产线之一——厦门TM18,天马用创新回应时代需求,而“天工屏”正是这一创新精神的集中表达。
“超级护眼”新标准:从参数竞争到健康价值
此次发布的天马天工屏,将“护眼”作为核心技术方向,并同步聚焦“通透”和“高刷”,共同构建高端OLED的三重标准,推动行业从单纯的参数比拼,走向以用户健康和体验升级为核心的价值竞争。
在护眼上,天马天工屏通过无频闪护眼技术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舒适的视觉体验;最低亮度可实现1nit明眸护眼技术,实现暗光柔和护眼;通过光谱优化,将有害蓝光比例降至行业领先的4.7%;还能智能感应环境光动态调节亮度和色温,实现全天候的舒适用眼体验。天马微电子OLED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部负责人杨康表示,“我们聚焦用户在看屏时的各类痛点,以“0”频闪、1nit明眸护眼、低蓝害、环境光自适应等护眼技术创新,解决深夜追剧眼睛干涩、久看疲劳等问题,让每一项技术都承载对用户体验的关怀。”
在通透方面,天马天工屏通过技术创新,让画面色彩纯净、亮度充足、细节清晰显示。2500nit的全局高亮,峰值亮度可达8000nit,即使烈日下也清晰可读。色域覆盖率超过95% BT.2020,色彩精准饱满,高温不偏色,接近专业级显示器的表现。天马专有的风车像素设计,让画面细节干净纯净,无论长时间阅读文字还是观看动态视频,都能感受到真实、清晰、通透的视觉体验。
在高刷上,天马天工屏量产能力达到165Hz高刷新率,最高能力更可拓展至240Hz,搭载自适应动态刷新技术,可根据使用场景丝滑切换频率,既保证操作的跟手流畅,也兼顾功耗与续航,让滑动、游戏、翻阅都如行云流水。
这三大技术特性共同定义了天马天工屏的高端价值,让行业竞争从单纯的硬件参数比拼,迈向以用户健康和体验升级为核心的价值引领。
可靠性的终极考验:实验室里的“硬核证明”
央视镜头记录下天马实验室里一系列严苛测试流程:性能、环境、微观、电学等测试,为“天工屏”的可靠性写下有力注脚。
模拟手机日常开合的弯折测试中,屏幕历经60万次反复折叠依然平整如初,相当于每天开合300次可使用5年以上;在-40℃至85℃的极端温差下,冷热冲击循环200次后屏幕显示依旧稳定如初,无惧户外严寒或室内高温的挑战;1.5米高空坠落的钢球冲击测试里,屏幕表面强韧如盾,撞击后无碎裂痕迹,为日常意外跌落提供可靠防护;15kV高压电击的极限静电测试中,屏幕依然稳定显示,不黑屏、不闪屏,有效抵御日常静电干扰;‘’纳米级CT扫描‘’的显微检测则显示,屏幕像素无损无缺,显示细腻度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这些全方位的测试数据,印证了天马微电子总裁王磊的评价——“天工屏是天马高端品牌‘天’字辈家族的首发之作,承载着天马对高端显示技术与用户健康体验的深度融合探索,将技术的竞争力与用户手中屏幕的“产品靠得住”有力结合。”
生态协同与应用落地:从实验室到用户手中
天马天工屏的技术实力,正在快速转化为市场端的用户体验。OPPO在发布会现场宣布,其新一代旗舰Find X9将首发搭载天工屏,为用户带来“超级护眼”的全新体验。与此同时,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天马微电子颁发“视觉健康友好度”证书,确认其在护眼显示领域的领先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合作不仅是技术的结合,更是生态的协同——天马与OPPO通过联合定义产线、联合攻克创新,将天马“天工屏”的护眼技术深度融入终端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引领健康显示新赛道:中国标准的全球表达
长期以来,显示行业的竞争集中在分辨率、亮度、刷新率等硬件参数。天马天工屏的推出,标志着行业开始从“看得清”转向“看得舒服”,进入以健康为核心的新阶段。央视评论员指出:“天工屏不仅是中国制造的一次升级,更是中国标准走向全球的重要标志。它从‘制造’迈向‘定义’,让世界看到中国企业的价值引领力。”
天工屏的发布,不仅是天马42年技术积累的集中释放,也是中国显示产业集体进阶的缩影。正如天马微电子董事长成为所言:“科技创新与自主发展是中国企业与生俱来的使命,也是天马始终不忘的初心。”在过去42年,天马作为中国显示行业的领军者,深耕技术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直做了很多,却说得很少,将匠心沉于研发,将实力融于产品。
今天央视新闻的深度揭秘,让全球显示行业清晰看到中国智造的硬实力,也让全球用户知道——他们依赖的优质显示体验,有天马的匠心在其中。 天马天工屏,以创新、可靠、精密、健康、智造铸就五星好屏,正以“超级护眼”的技术突破、“天工开物”的文化传承,大国智造的精密工艺,点亮全球消费者的未来视界,开启“天工时代”的璀璨篇章。
本文由方向对了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方向对了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zhenyes.com/industry/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