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望京晚高峰实测地平线HSD方案 一段式端到端技术造出“放心老司机”
当汽车行业迈入智能化变革的深水区,地平线以“量质双升”的发展节奏脱颖而出——不仅旗下征程家族芯片量产规模突破千万大关,专为城区场景打造的下一代辅助驾驶解决方案HSD(HorizonSuperDrive™),更完成关键技术升级并开启多城实测。
9月22日至25日,“HSD先锋体验日”在北京落地,这是继上海、广州、深圳、汕头、成都之后,HSD系统又一次面向大规模媒体的公开体验活动。并且在活动现场,全球首搭HSD及征程®6P芯片的星途ET5展车首次亮相,迅速成为全场焦点。
在车流密集的北京望京晚高峰的拥堵路段上,HSD新版本凭借“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的独特架构,不仅刷新了城区辅助驾驶的能力边界,更带来了丝滑、拟人且充满信任感的全场景驾驶体验,驾驶逻辑与人类司机高度对齐。
在同期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地平线副总裁、战略部&智驾产品规划与市场部负责人吕鹏,深入解读了HSD的技术突破:“传统辅助驾驶架构,无论是两段式端到端,还是‘一段式端到端+规则后处理’的混合方案,都存在横纵向解耦的问题——这会直接导致系统响应延迟、信息传递损耗,甚至出现横纵向控制不协调的情况。而地平线HSD打造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段式端到端系统,不仅具备出色的防御性驾驶能力,驾驶风格更与专业司机高度贴合,这正是推动辅助驾驶从‘机械执行’迈向‘拟人化体验’的关键拐点。”
“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重构辅助驾驶能力底座
此次HSD系统升级的核心,在于其创新采用的“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架构——这一设计不仅打破了传统架构的局限,更构建了辅助驾驶的全新能力底座。
从“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来看,HSD实现了从“光子输入”(摄像头捕捉画面)到“轨迹输出”(车辆行驶路径控制)的直接衔接,无需中间环节的拆分与转换。
这种设计带来三大优势:一是超低时延,确保系统对路况的响应速度更快;二是防御性驾驶,系统能像人类司机一样预判风险,提前调整行驶策略;三是横纵合一,横向转向与纵向加减速控制高度协同,避免出现“转向生硬”“加速突兀”的问题,大幅提升驾驶安全性、效率与舒适性。
而强化学习机制的引入,则让HSD具备了“自我进化”的能力。系统可在“世界模型”中自主完成场景探索与交互,不断优化对复杂路况的理解与推理能力——这种能力提升并非简单的参数调整,而是呈现出堪比DeepSeek-R1的“智能涌现”效应,意味着HSD能应对更多此前未见过的极端场景。
支撑这一架构落地的,是地平线征程6P计算方案的强悍性能。作为专为新一代全场景辅助驾驶设计的芯片,征程6P算力达到560TOPS,其自研的BPU®架构更历经三代技术迭代,计算性能实现“十年超1000倍”的增长,远超摩尔定律的增速。
凭借高集成度、高算力、高效率、高处理能力、高接入能力及高安全性六大优势,征程6P成为辅助驾驶的“六边形战士”;再结合地平线“软件算法+硬件芯片”的软硬协同优势,HSD系统得以成为行业内“体验类人、用户信任”的标杆产品。
在多城实测尤其是北京城区的道路体验中,HSD系统的优势被充分验证——低时延、强防御、丝滑控车、持续进化四大特点,让辅助驾驶真正做到“解题快、解题准”,全面贴近人类司机的驾驶习惯。
超敏锐低时延:突发场景“秒响应”
依托系统层面的软硬协同优化,HSD具备超强的场景理解与处理能力,时延控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例如遇到临时施工区域,系统无需停顿即可快速规划绕行路径;面对路面死车、障碍物等不可通行区域,能果断选择最优路线避开;在“鬼探头”“车辆极限cut-in”等突发场景下,系统反应迅捷,甚至连红绿灯启停的响应都能达到毫秒级;即便是岔路复杂的分流岛,也能精准识别道路标识,自信选路并快速执行。
超安心防御性:风险预判“早一步”
HSD的防御性驾驶策略,完全模拟人类司机的“预判思维”。在直角路口、连续直角弯、S型窄路、T字路口等存在视觉盲区的场景中,系统会主动降速,待确认安全后再通行,与人类“先观察、再通过”的驾驶体感完全一致;而在窄道会车、拥堵路口加塞等动态交互场景中,系统能智能调节车速,既避免剐蹭风险,又不会因过度谨慎影响通行效率,让驾乘者倍感安心。
超丝滑控车:横纵协同“无顿挫”
突破传统架构横纵向解耦的局限,HSD的横纵向合一控制带来了“拟人化”的丝滑体验:起步与停车阶段,车速变化柔顺,无“闯动”感;在车流中与其他车辆博弈时,加减速、转向操作自然,几乎让人感受不到系统介入;过弯时转向角度精准,车身姿态稳定;即便是绕行障碍物、施工区,动作也敏捷流畅。无论是错位路口的选道通过、车流峡谷的无停滞交互,还是环岛、掉头等静态场景,亦或是“博弈+绕行”的动静态叠加场景,HSD都能保持行云流水的操作连贯性。
超智能进化:极端场景“自主应对”
通过强化学习的持续迭代,HSD的场景适应能力不断提升,甚至能自主应对极端复杂路况。例如,当可变潮汐车道突然从“直行”切换为“掉头”时,系统能瞬间识别车道变化,及时调整行驶路线,避免错过转向时机;在完全无高精地图、且无明显道路边界的施工砂石路面,系统也能自主识别路面范围与障碍物,推理出可通行区域并顺畅前行——这种“无图也能跑”“复杂路况能应对”的能力,正是HSD自我进化的直观体现。
以“高标准+安全性”,筑牢用户信任基石
地平线始终认为,辅助驾驶的核心目标是从“可用”走向“好用”,而“好用”的关键在于“高标准的产品品味”与“极致的安全性”——这一理念贯穿了HSD的研发全过程。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曾强调:“高标准品味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体现在HMI交互设计的简洁性、算法创新的先进性上,更体现在每一个工程细节的打磨、每一次系统性能的优化上。”为了实现“全场景一致体验”,HSD通过简洁统一的端到端设计,杜绝了非必要的“兜底规则”——这意味着无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是汕头、成都等不同路况的城市,用户感受到的驾驶体验始终一致,不会因地域差异出现“能力波动”。
在安全性上,地平线坚守“反炫技、反夸大”的克制哲学,以“极致严谨”的态度构建安全体系:打造了业界规模最大的主动安全测试场景库,覆盖超3万种真实路况场景;完成超1000万公里的实际道路里程回灌测试,让系统在虚拟环境中反复验证安全策略;更斩获全球首张且唯一的ISO8800道路车辆AI功能安全认证,为HSD进入全球市场拿到了“安全信任护照”。截至目前,地平线已陪伴超600万家庭安全出行,累计护航里程突破百亿公里,用实际数据证明了其安全实力。
从星途ET5首发,到千万级普惠目标
随着技术成熟与实测验证通过,HSD的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作为全球首款搭载HSD及征程6P芯片的车型,星途ET5将于2025年11月正式上市——这款车型不仅是地平线辅助驾驶技术的“落地载体”,更彰显了星途品牌在高端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布局。
此前,HSD已在京、沪、广、深、汕、川六地完成泛化实测。面对不同城市的路网差异(如北京的复杂环路、上海的窄路街巷、广州的密集车流),HSD始终能提供一致的丝滑拟人体验,在试乘试驾中收获广泛好评。超百人媒体团与用户体验官给出高度评价:“HSD绝对是辅助驾驶第一梯队”“驾驶风格像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体验统一,有真正的‘端味儿’”“堪称智驾界的DeepSeek-R1”。
按照规划,随着星途ET5上市,HSD将于今年底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目前,地平线已与全球多家汽车品牌达成合作意向,涉及超10款车型。
未来3-5年,HSD的目标是实现“千万级量产”,推动辅助驾驶从“高端车型专属配置”走向“全民普惠”,让更多用户享受到安全、舒适、高效的全场景辅助驾驶体验。
本文由方向对了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方向对了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zhenyes.com/auto/5674.html